二百七十而、刘弗陵驾崩-《大汉神医》


    第(2/3)页

    第一个便想起广陵王刘胥,他是武帝六个儿子中尚存的唯一一位在世儿子,理应是他最合适。于是有人提出立广陵王刘胥,立马引来多人赞成。

    但是霍光显得有些犹犹豫豫,这不像平时他的所为。其实霍光霍光心想,广陵王刘胥平日所为已经是荒诞不经,因此先皇武帝不立他是有原因的。如果现在将他奉为天子,那不是有违被先皇之意吗?假如继位之后,愈加放纵,有可能汉家社稷将致不保,后人必然归罪于我。但是,现在众臣皆钟情于广陵王刘胥,如我若执定不肯,又恐众臣疑我别有私意。

    其实霍光所虑不无道理,当然还有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广陵王刘胥此时已经年届四十了,不好控制啊,这才是霍光所担忧。

    霍光此人不想做天子,只想做权臣,他是想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已显示他的业绩,因此在他心目中天子年纪越小越好控制。

    于是,霍光没有立刻答应里广陵王刘胥,而是说立天子之事需要三思,待回家慢慢思考。

    这时,旁边的郎官李达成,一位年轻有为刚刚入仕的年轻人看出霍光的困顿,于是立马上书,只见书中写道:“昔日周太王废泰伯立王季,文王弃伯邑考立武王,大抵立嗣要在得宜,虽废长立少,亦无不可。广陵王素为无道,万不可立。”

    霍光见书后,大为高兴,于是将书遍交丞相杨敞等大臣观看,还即日擢郎官李达成为九江太守。

    于是,霍光决意不立广陵王刘胥便想到应立之人,于是又召集大家前来商议,其实此时大家都心知肚明了,因为有资格的惟有昌邑王刘贺了。

    这时,丞相杨敞先开口,只见他说道:“如今的昌邑王刘贺乃昌邑哀王刘髆之子,刘髆系李夫人所生;大家都知道,先皇武帝宠爱李夫人,李夫人还葬以皇后之礼,只是昌邑哀王早死,所以不得立为太子;及武帝崩后,宗庙例有皇后合葬,大将军体贴先皇之意,遂以李夫人与先皇武帝合葬;李夫人既可与武帝合葬,那昌邑王刘贺便算是武帝之嫡孙,而今立之为帝,可谓名正言顺。”

    此时,御史大夫又说道:“皇上在位十余年,也算一代之君,不可无后;今迎立昌邑王刘贺,又可承继皇上,最为确当;至于昌邑王刘贺为人如何,现在虽然也不是很清楚,但他嗣立为昌邑王已有十余年,未闻相二千石举奏过恶,谅也不至像广陵王刘胥那样荒诞不经吧。”

    霍光听到两位重臣的意见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又问得:“诸位同僚,还有没有其他好的建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