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七、七月-《大汉神医》


    第(2/3)页

    公孙彧也笑笑道:“病已厉害,才教你几遍便能背出来,但你知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刘病已摇摇头,公孙彧继续道:“这首诗就是记述农民劳作的艰辛,一年从头到尾地劳作,但收成却寥寥无几,有点甚至饿死累死;第一节是讲述从岁寒到春耕开始,七月火星向下降行,九月将做冬衣的工作交给妇女们去做,以备御冬;十一月气寒冷了,北风呼呼叫;十二月寒风凛冽,是一年最冷的时刻,而这些农民们却没有御寒的衣服,真不知如何过冬;熬到寒冬过去后,正月开始修理农具,二月里便举足下田,开始耕种,农夫们在田里干重活,妇女和孩们则则做饭送饭。”

    刘病已听公孙彧的解释后,恍然大悟,忙道:“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原来就是这样的,那第二节又讲什么?”

    “这第二节啊,讲述春来了,气回暖,妇女们便开始采桑,春昼长,因此妇女们辛勤地劳作着,采了很多的桑叶,硕果累累,但他们还是受有钱有势的公子哥儿欺负。”

    刘病已听后很不解,忙问道:“那些有钱有势的公子哥儿怎么要欺负这些采桑的妇女呢?”

    公孙彧挠挠头,心想怎样跟他才能让他明白,想了一刻后,便道:“这首《七月》是《诗经》里面的诗,是离我们上千年的周朝时所作的,当时的社会有很多奴隶主,这些采桑的妇女和辛苦劳作的农夫都是奴隶主的奴隶,他们没有人身自由,任由这些奴隶主欺负的。”

    刘病已听后默不作声,估计他是在思考着,但又想不出来。一行人继续向南走,经过一处桑园,里面有很多妇女在才桑叶,公孙彧心想,这么巧,《七月》的第三节是在讲妇女采桑的情形,现在又刚好过桑园,何不解释一下,好让刘病已了解清楚,于是道:“病已,你知不知道这些妇女在做什么吗?”

    刘病已估计是看过桑树,于是道:“我知道,这些是桑树,她们在采桑叶,但采桑叶做什么用呢?”

    “《七月》里的第三节便是这个问题,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就是妇女们采来了桑叶去喂养春蚕,春蚕吐丝可以织布,再把织成的布染上不同的颜色,有玄色、黄色,但最好看的是朱色,不过这些彩色的布都不是她们的,而是为那些公子做衣裳的。”

    公孙彧慢慢地跟刘病已解释,刘病已也一边听一边不停地点头,道:“原来我们穿的衣裳就是这些妇女采桑叶去养春蚕,春蚕吐丝织成布,再染上颜色做成的。”

    张央忙上来夸奖道:“病已真聪明!”

    刘病已被夸得有点不好意思,羞涩地道:“哪第四节又是什么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