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丹山测丹性-《剑压人间三百载》
第(1/3)页
黄雁遥眼眸一转,见他每一页只是上下扫一遍就翻过去,不由得问道:“你在做什么?”
“看书。”许道云头也不抬的回答。
黄雁遥将书反盖在桌子上,压低了声音道:“你翻的这么快,怎么看?”
许道云一面翻看一面笑道:“黄姑娘,你莫不是忘了,我有一目十行和过目不忘的本领?”
黄雁遥一愣,反问:“你有说起过吗?”
许道云手中动作一停,抬头想了想,咧嘴笑道:“好像没说过。”
黄雁遥冷哼一声,旋即不再去理会他,继续低头看书。
仅一盏茶功夫,许道云就将整本《玉衡百草经》看完并牢记心中,于是他起身将书放回书架,一口气又挑了七八本回来,埋头继续看。
黄雁遥见他翻阅的速度越来越快,忍不住道:“喂,似你这样看书,虽能记住内容,但书中的深意真的能明白吗?需知言大而理不精者,其学虚也。”
许道云笑答:“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歪理!”
时光飞逝,转眼就到了午时三刻,许道云将最后一本书合上,伸了个懒腰,侧头看向连三分之一的《玉衡百草经》都还没看完的黄雁遥,问:“时辰不早了,看书而已,不至于废寝忘食,去膳堂吃些东西吧?”
黄雁遥头也不抬的道:“你自己去吧,我不饿。”
许道云叹了口气,“哎,以往铁牛在身边的时候,都是我们二人同去,如今只剩下我一人,实在是没什么兴致。”
“那就别吃了呗,反正咱们修士几天不进食也没事儿。”
许道云正欲起身,忽然眼睛盯着黄雁遥的守望,咧嘴笑道:“看在我送你手镯的份上,随我到膳堂走一趟如何?”
黄雁遥一愣,旋即忙将袖子拉下,遮住那只玉镯,撇嘴道:“哼,不就是一只破镯子嘛,真是麻烦!”
说罢,她将书合上,放回书架,跟着许道云往膳堂走去。
......
第二日,晨时初。
众道家弟子集中在龙南峰的广场上,依旧是丁阳子带队,他笑道:“今日我带你们到丹山去测试丹性,你们务必打起十二分精神。凡是有资质成为药师丹师的弟子,都能够加入丹山,一面在修行之路精益求精,一面修习丹术药术,往后的采药大典或下山修炼获得的灵草都能自行炼制成丹丸灵药,不仅对修炼一途具有奇效,而且别有用途。”
“弟子谨记。”众弟子齐声答应。
顾冬长老带着众人左拐右绕,足足走了有两盏茶功夫才来到一片种满火红枫树的山头,山头自北向南,纵横连贯,美不胜收。
丁阳子笑着介绍道:“各位师弟师妹啊,眼前这座山就是咱们道家的丹山。丹山丹山,顾名思义,就是用来炼制丹药的山,住在丹山中的弟子或执事都是药师丹师,负责咱们每月领取的修炼资源的供给。”
“你们好好表现,如果能通过丹性测试,加入丹山,往后的好处可是无穷无尽的。”
跟在后头探头探脑的众弟子闻言,纷纷露出神往之色,炼丹炼药,这是以往没法儿接触到的事情,而且这些丹药往往极为昂贵,不是寻常人家负担的起的,所以才有了穷文富武这句话。
想不到如今却有机会成为药师丹师,若能免了这许多高昂的花费,那可真是万幸了。
不过接下来丁阳子的话,就像在燃烧熊熊烈火的众位弟子头上浇下一盆冷水,“当是成为药师丹师的条件极为苛刻,比当初你们参加百家征选的通过率还要低,而且低得多,通过者极少。”
“在此道有过人悟性资质者更是稀罕无比,每一届新弟子中有这样的人物,山门的长老都要大喜过望。”
众人走在铁索长桥之上,黄雁遥一看就是一副闲不住的性子,跟在一个女弟子身边不断问这问那,像是一只跟屁虫,又如同一头麻雀般叽叽喳喳,吵得人耳根生疼。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