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栖仙峰-《剑压人间三百载》


    第(1/3)页

    “少贫嘴卖乖,事不宜迟,尽快动身吧。”

    “领命!嘻嘻...”

    两人出了楼阁,径朝岸边走去,仍是一片绿舟,缓缓荡漾离开。

    风铃谷弟子平素乘绿舟外出,上岸后只能步行或骑马,谷中用于代步的秘宝法器却不能使用。一是低调行事,不招麻烦,二是不染嫌疑,暴露风铃谷位置。

    两人傍晚出发,路过城南码头、虎丘山门、采石场、梅花林、浣梅庙。说起这浣梅庙,那可是文人墨客游玩的佳地,来了此地不到浣梅庙去游玩一番,那可真算是白来了。

    骑马路过浣梅庙、进枫林、清风拂过,叶浪涌动,当真美不胜收。一路走来几里是红枫,土道绿地铺满落叶,往来行人络绎不绝,有走路的,有特意来赏玩的,更多的是文人墨客来这找灵感作对作诗来了。

    林后是磨坊村,是个极小的村子,人口不过七户。再后便是太湖渔村、青牛寺、御窑村、最后才是栖仙峰。

    青牛寺,位于金稻之北,东靠留园,西邻浣梅古庙,北倚虎丘风景山,南临西津渡口。

    由南至北依次有面阔三间的牌坊、山门、金刚殿、放生池、大雄宝殿、藏经楼。出金刚殿东侧有观音殿,西侧有罗汉殿。寺中还有念佛堂、法云堂、客堂、斋堂、库房等建筑。

    照壁位于寺院的最外围,黄墙黛瓦,顶上有双龙盘绕,可以说是寺院的屏障正面写着“戒幢律寺”四个大字。

    照壁另一面写的是“自觉觉他。”

    许道云苦思不解,不明这八字何意。

    追根溯源,许道云修习的功法和剑术,与道家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是同根同源。所以他也算是三教之一的道教子弟,修习的乃是道法道术还有道心。

    佛门修的是空,道家修的是道,所以道教弟子被称为修道之人或三清修道者,而佛门弟子责被称作是修佛之人。

    道教只是一个统称,还有许多旁支,不可一概而论。理念虽有所不同,但终究不离其宗,皆逃不出一个“道”字。

    八卦里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意思就是世间万物,从本源开始追溯,皆属于道,天地自然变化是道,人生老病死也是道,无不可道,无处不道。

    这些道理许道云虽朗朗上口,却始终不能参透其中深意,此时看见青牛寺石壁上的八个字,有感而发,下定决心回去后要好好钻研道教深意。

    只是他觉得有些奇怪,为何这间佛寺要取名为青牛?青牛是道教老祖过潼关时的坐骑,在他之后的三清修道者纷纷效仿,入世解除灾祸时,皆乘着一头青牛。

    千万年过去,这个形象根深蒂固在世人心中,所以很多道观教坛,都有那么一尊骑着青牛的三清修道者石像。许多人家也有,说是用来震慑妖邪,保佑平安,颇受欢迎。

    许道云不明所以,却没时间探究,颇感遗憾。

    ......

    从风铃谷赶来栖仙峰足足用去一个半个时辰,此时以过酉时,日落西山,二人不敢耽搁,只好连夜上山。

    好在这栖仙峰虽高,却不是什么险峻的陡壁,有一条供一人走的窄石梯。许道云和小澈都是修行之人,又学过身法,很快就接近了山顶。

    小澈喘着气问:“栖仙峰偌大,我们要去哪里找那穿山冰草啊?”

    许道云上山时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他摇头道说:“这地儿我不熟,还得看你,你觉得它会在哪儿呢?”

    小澈想了一会儿,掰着手指数道:“有观月亭、迎仙石壁。对了,还有一眼火荣泉,听说那温泉是由地火烤热的,一年四季常温,也不知道为什么栖仙峰上会有这么个温泉。”

    许道云也被难住了,一言不发,继续往山顶走去。

    这晚上的荒郊野外,正是毒虫猛兽最活跃之时。许道云二人自然也不可避免的遇到不少毒虫猛兽,如;蜘蛛、蛇、狐狸、野猪、时不时还有悠远的狼嚎传来,令人头皮发麻。

    许道云从来就不怕这些玩意儿,可小澈是个女子,又常年呆在风铃谷那世外桃源般的地界,与松鼠野兔为伍,何时见过这等凶恶的“怪物”?

    她除了采办外,几乎没出过门,这山上的“奇珍异兽”把她吓得惊叫连连,心力交瘁。

    这不,又遇到一条手臂粗的蛇横在前方石阶上,阻了二人的去路。其实是阻了小澈的去路,因为许道云直接就能跨过去,但她说什么也不肯过,非要把那条蛇赶走不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