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崇祯倒是光棍,既然他的大明四年后会灰飞烟灭,他自己也会吊死煤山。 最坏的结果也就那样了,那么还有什么好怕的? “呵呵,这个倒是没什么,确保安全就好。” “既然你们都没有意见了,那就说说如何处理大明的事情吧。” 楚杰点了点头说道。 “我等遵命!” 在场所有人同时拱手应命,两个各自落座左右两边的沙发。 “大明的情况,刚才跟你说过了一些。” “他们那边文强武弱,文官几乎独揽大权。” “而南方中举人数是北方的十几倍,一个浙江每年举人的数量,甘陕五年也未必比得上。” “所以苏浙两地士子组成的东林党,几乎把控了朝政。” “而大明读书人又有变了味的免税政策,大批的土地投靠到他们名下就不需要交税。” “而商业也是士人世家把持,不论农商,几乎都无法收税。” “朝堂能收税的对象只有贫民,而北方的防线又被关宁将门控制,养寇自重,随时可以放进来入寇。” “朝堂重税只能向贫民去收,又导致贫民造反,贫民造反又需要更多的军费,那些有钱人宁愿被造反的农民杀死,也不肯捐钱钱粮。” “所以越剿匪造反越厉害,而关宁防线又每年需要数百万两白银维持。” “大明的根基基本已经被那些读书人蛀空了。” …… 楚杰当场介绍起了更加详细的大明的状况。 旁边的崇祯脸红耳赤。 而李世民的表情,却越发精彩了起来。 “皇帝的中旨和手谕没有用,而圣旨,居然要让内阁批注?谁特么才是皇帝?” “这是要造反?尔等朱家如此乱弃皇权,简直是自取灭亡!” “这等状况,吓坏朕也!” 李世民听到楚杰介绍到票拟制度的时候,翻着白眼说道。 “当初那些狗东西说得太好听了,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君王不能一言而决,否则遇到昏君就难以收拾。” “我大明从太祖开始,哪里来过什么昏君?” “加上土木堡之战,勋爵阶层全部被灭了,恰好被他们争夺了权力,才搞成这样。” 崇祯愤怒地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