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就在高句丽的特使团含恨离开长安的时候,更多的飞艇建造厂房正在搭建。 对于厂房的建造,专门负责此类工程的工匠,已经驾轻路熟。 板房试的墙壁,安装在龙骨上,一百个工人两天就能完成,顺便给地板铺上水泥。 水泥干了之后,样板房样式的拱形巨大车间就能建造完成。 然后就是搬进来生产设备, 安装调试之后就可以开始生产零件。 然后再把零件搬到组装车间,12天左右完成组装之后,成品的飞艇就能从安装车间拉出来了。 目前整个大唐帝国并没有多少永备车间,基本都是这样的板房。 当然,如果是沿海地区,经常会刮飓风那种地方,还是会有永备厂房。 例如造船厂。 “成了,成了!” 工学府之内,李淳风呆在一个小车间里,对着一个小小的电子设备,发出了兴奋的呼喊。 他面前的这个电子设备,正在发出滴滴滴滴的声音。 没错,这是一个电报机。 自从用硫酸制造出了电池之后,电报这个东西也应该进行发展了。 于是在他一个多月的努力之下,地球上第一个无线电波,从这个车间发了出去。 然后一公里外的长安城西,另外一台无线电报机马上进行了回复。 ...... “恭喜陛下,有了这个东西之后,大唐帝国对于协调地方的速度就能更快了。” 胡子拉碴,不修边幅的李淳风,来到皇宫之内,李世民的面前之后,大声恭喜了起来。 然后他们当着李世民和所有朝堂大佬的面前使用了这个东西。 这次无线电的通讯超过了700里,另外一台电报机被设置在了华阴。 “数百里之遥的通讯,竟然能如此方便?” 朝堂大佬们能看着电报员打电报打出来,一个个顿时一片哗然。 李世民那张威严的脸上也浮现出了满意的笑容。 “最远能通讯多远?” 李世民威严的问道。 “回禀陛下,若是有飞艇作为中继站,最远可以通讯1500里地。” 李淳风有些得意的说道。 因为本来就有楚杰的那本书作为外挂,电子中继站技术早就已经有了。 他们要做的,不过是把东西发明出来而已。 “嗯,如此甚好。” “既然如此,这个东西也要多制造,然后全国成立电报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