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也有自己的冶炼技术,甚至有不输于游牧民族的战马数量。 他们待在这片土地上已经九百多年,而且鲜有自然灾害,肥沃的黑土地更是能提供富足的粮食。 他们的国力,和整个大唐对比肯定不够看,但也有大唐的差不多三分一。 比起吐蕃有过之而无不及。 若不是无险可守,李治时代也没有那么容易集中兵力就给他们碓平了。 他们跟吐蕃比,差的就只是那一座唐军爬不上去的高原而已。 …… 长安以南百里之外,无人山谷之中。 蒸汽机的声音,夹带着履带的声音,响彻了天地。 头戴钢盔的唐军士兵,手持一柄类似于.冲锋.枪的东西,跟在一架有炮塔的拖拉机后面。 没错,这正是坦克加步兵的步坦协同。 这些天李淳风还是没搞出他的内燃机,而是被李世民紧急下令研制更新的武器。 原因很简单,高句丽那边已经出现了火枪和火炮。 这不奇怪,火药技术早就在东方扩散开了。 汉人甚至没有对早期的火药保密配方。 高句丽人虽然是蛮夷,但好歹也有自己的工学府。 他们调查了受伤的士兵发现了弹头,外加现场硝烟的味道等线索,终于发现,火药在封闭的单口空间里能提供远超弓箭的推力。 加上金城之战,近距离看过火枪的军士的描述,虽然他们的火药配方还是很垃圾,但是他们终究还是研制出了火绳枪和火炮。 尽管他们已经尽所能保密,但是大唐在高句丽的各种暗探也不少。 这个消息很快被送回了长安。 这不是个好消息。 一旦高句丽大规模组建火枪火炮部队,那么传统军队全部成了渣渣。 冷兵器是很难跟这样的火枪正面对抗的。 而且火枪兵的培训成本并不高,包括时间成本。 传统军队的成军速度对比起来就差远了。 于是,李淳风把楚杰的书本里更高级的热火器部队拿了出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