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然后再从蓬莱换上小船,沿着运河送到了长安。 于是,在他的努力之下,第一批橡胶树脂被制造成了塑料缸垫。 有了正儿八经的缸垫的蒸汽机,也因为减少了蒸汽泄漏,爆发出了该有的力量。 船用的蒸汽轮机,终于问世。 蒸汽轮机马力大,维护简单,不挑能量来源,煤炭可用,汽油燃烧也可以用。 除了吨位重一点,基本没有什么大毛病。 直到后世,蒸汽轮机依然被安装在航母和远洋大船等不怕重量的大型船舶上。 有了蒸汽轮机,下一步就是制造船只。 大唐这个时候已经有完善的造船工业,但是产品依然是以平底船为主。 而且船头和船尾同宽,被制造成长方体的模样,阻力非常大。 所以这样的船,实际上并不适合在海上航行。 平底船,最怕风浪。 即使平时沿着海岸线跑,侧翻沉没的几率依然高达三成。 而楚杰在他的书本中,早已说明,长宽比最佳比例是一比八。 而且提出了尖底船的概念。 跟着这些概念和计算方式,大唐第一艘尖底巨船——长安级战列舰,终于问世。 这首有着蒸汽轮机作为动力的战舰,宽度为十二米,长度整整九十六米,吃水线五米,船身高度八米。 排水量达到了惊人的五千七百六十吨。 动力系统为两组七千匹马力的蒸汽轮机联合驱动一个直径八米的螺旋桨,标准装载量的时速为16节,相当于时速30公里。 全速前进之下速度堪比后世的电驴。 两侧各自有三排射击口,加上甲板有整整四层,每一层安排了十门加长炮管的130毫米前装长重炮。 主要材质为均质钢板制造的模具,在龙骨的基础上组装镶嵌而成,虽然消耗的铁量很大,但是建造的工期非常短。 提前在工学府的炼钢厂之内制造好模板和龙骨的零件之后,运送到运河旁边的船坞里,数百个工人借助人力滑轮,最快三十八天即可完成从龙骨到整体的安装。 虽然船身庞大,不过勉强还可以在长安通往山东出海口的运河航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