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就不能忍了! 武爱国跟他说得很清楚,他真要这么搞的话,估计很快就会调走,去一个清水衙门坐冷板凳直到退休。 也不想想,当初建立修理厂的时候,目的是什么。 每年,都要给街道留下足够数量的招工名额! 除非,哪天修理厂继续升格,成为京城工业部门直辖的企业,不然街道的面子一定要给足。 被邻居烦得不行,武志本打算直接跑去厂里的办公室休息,那边的条件可比家里强不少。 不过,却被武爱国劝住了。 “越是这时候,越不能怕麻烦!” “把心中想法说清楚,不用担心会得罪邻居!” “爹你和他们,已经不是一个厂的了,以后的关系只会越来越疏远!” 这是现实! 同一个工厂的工友,才有共同话题。 就现在,武志和原来的工友坐在一起,能谈什么? 许多轧钢厂发生的事情,武志根本就不清楚。 同理,修理厂的事儿,轧钢厂的工人也不了解。 总不能凑在一起,聊杨天气聊自家孩子在学校的成绩吧,六十年代的家长不兴这个。 再说了,不同的工厂,有时候上下班的时间都错开了,还怎么凑一起闲聊? 事实上,原本关系不错的李师傅,已经很久没有来家里坐一坐了,倒是李婶一如既往的热情。 等到明年夏天,修理厂第一期职工宿舍完工后,武志和家人自然也要搬迁过去。 一个工厂就是一个小社会,这话可不是说着玩的。 外人,甚至外厂的人,是很难融入进去的。 除非,另一半是本厂职工! 果然,武志亲自在家解释,虽然遭了一些埋怨和不满,却没有传出什么难听的传言出来。 在武爱国看来,这已经相当不错了。 要是因为这样的事情,各种谣言满天飞。 眼下看来没什么,可过几年就很要命了。 当然,在这期间也见到了几个大杂院里隐藏得很深的奇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