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可问题是,这些家伙为了赚取更多利润,几乎无所不用其极,特别是手里的产品质量堪忧。 这些家伙,甚至还无耻的打着贸易团的旗号,和毛熊那边的人做交易。 吃过亏上过当,毛熊就有人过来质问。 贸易团这边了解情况后,气得差点吐血。 幸好对面只是小宗生意,贸易团这边干脆给于了全额赔偿,不想砸了自家招牌。 同时,通过远东强力机构的渠道,对外界广而告之:贸易团只和政府机构做大宗货物生意,不会做零散生意,希望毛熊那边的商人不要上当受骗。 要不是武锋压制,参与其中的港岛社团,就要对某些不知死活的内地商人下狠手了。 自己要当老鼠屎,偏偏还要拉着别人一起下坑。 本来边贸的利润已经相当可观了,还想要借贸易团的名头连最后一滴油水也要压榨出来。 尼玛,知不知道这样做,很容易绝了后来人的路啊? 难怪后世,毛熊那么大的市场,对于内地商品却是一点都不感冒,原来根子在这里。 尼玛的,别的不说,单单各种保暖商品,在毛熊那边的市场绝对广阔,结果内地优质商品偏偏进不去。 还有高烈度酒水,那都是相当赚钱的买卖! 以内地的制酒水平,就算毛熊那边更喜欢伏特加,内地这边也是能够轻松弄出来的。 可武锋在智能手机时代,都没有听闻过这样的消息。 同时,将情况向内地通报,并且希望内地方面有所动作。 倒没有赶尽杀绝的意思,就算抓人也没有正当理由。 而是希望内地方面,严格监管这些家伙带出境的货物质量,起码不能一眼渣不是? 明言,毛熊可是一个拥有上亿人口的大市场,要是稳定下来,每年能给内地带去的贸易收入,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 指不定,黑省和吉省的糟糕经济形势,会因此有极大好转,这可不是夸张。 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这段时间,带英都打算放弃港岛了,实在港岛那边没有多少油水可捞。 那时候,内地的经济重心在东北! 除了那里的重工业基础不错之外,就是和当时的毛熊有大量的边境贸易。 第(2/3)页